导读:自今年3月实施封锁政策以来,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又双叒相继出现负电价。 其实负电价在欧洲多国的电力市场中并不少见,而且几乎年年有! 从根本上来说,负电价是电力
自今年3月实施封锁政策以来,法、德、比利时等欧洲家又双叒相继出现负电价。其实负电价在欧洲多的电力市场中并不少见,而且几乎年年有!从根本上来说,负电价是电力供应供过于求导致的,所以在周末和假期,以及近几个月的封锁,欧洲一些家出现负电价是极其正常的。欧洲各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发展可再生能源,但是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使得欧洲的电能供应有些难以预测。但是,负电价出现后电厂真的要倒贴吗?消费者真的能靠负电价赚钱吗?负电价我不怕,只要家补贴能够弥补我的倒贴钱,我发电就能赚钱,但是弥补不了我就停机。我是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电源,不管贴不贴,我都坚持发电。#p#分页标题#e#偶尔出现负电价也不能拉不平一直上涨的电费呀,有球用!【小知识:电能的批发成本仅占德普通居民用户电费的五分之一,其余电费包括各种税收、可再生能源投资补贴的分摊费以及输电网使用费。】我都停工了,怎么用?要不然也不会出现负电价呀!此外,就拿德来说,用户一般与售电商签订售电服务协议,协议期限通常是一年,给用户的电价在协议期限内是固定的。所以,如果负电价频繁出现也只能反映在下一年签订协议时的“讲价”过程中,对本年度没什么影响。欧洲多已经运行多年的电力市场是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鼓励消费者用电,并倒逼传统电源向清洁灵活的方向转型的。各大运营商也在积极配置储能并开发检测预警系统以使发电尽量贴合用电负荷曲线。据德媒体报道,仅较好季度,德处于负电价状态就有128个小时。4月以来,德卢森堡地区的电价甚至一度跌到-4欧分/度,相当于电力消费者每使用1度电,就能赚约3毛人民币。除了德卢森堡,法、比利时、芬兰等欧洲家今年以来也都纷纷出现了负电价。其实,这不是欧洲先次出现负电价现象,早在2007年,德电力日内交易市场先次引入负电价。此后,奥地利、法、瑞士分别在2008、2010和2013年引入负电价。根据欧洲电力交易所提供的数据,2017年德电价低于0的情况就超过了100次。不管是石油、天然气、还是电,都属于商品,而商品价格的波动本质上还是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变化。我们先从需求端来看,今年由于疫情影响,欧洲各纷纷采取隔离措施,各大工商业活动也都出现不同程度暂停,部分企业远程办公、中小商铺歇业关店、各制造业工厂直接停工,虽然隔离在家,大家线上活动增加一定的用电需求,但社会总用电需求还是减少较多。据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能源回顾2020:新冠肺炎危机对全球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影响》报告,今年较好季度,防控措施导致欧洲电力需求下降了20%#p#分页标题#e#,其中法下降了至少 15%,德下降了近10%。《全球能源回顾2020:新冠肺炎危机对全球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影响》报告那从供给端来看呢,主要是可再生能源贡献的电量逐步增加。今年欧洲这一季度天气还特别好,太阳能、风电这些可再生能源产出量源源不断,导致欧洲电力供给创历史新高。其中太阳能发电这部分,意大利和西班牙同比增加42%、35%,德和法分别增长59%、39%。传统能源发电运营成本过高。煤电、核电等都不适合频繁开启、关停,一方面技术上难以实现,更重要的是暂停再重新启动会经过一系列传导连接,耗时耗力,这也导致成本代价会非常高。所以如果关停带来的损失比负电价带来的损失更多,自然不得已而为之,倒贴钱也得发电。既然都负电价了,那外的朋友们是不是可以放肆免费用电了呢。答案并不是。欧洲这波负电价,对消费者来说,受益不会太大。#p#分页标题#e#先先,这波负电价,主要是在电力批发环节,也就是发电厂到售电公司这一段,用电端这一侧的话,在德,用户一般是与售电商签订一年期或者几年期售电合同,合同期间采用固定电价核算,而且签订的固定电价中批发电价只占到一小部分,其余成本主要是电网使用费、可再生能源附加费这些。
来源:网络
往期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