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电力干式变压器原理及仿真研究
电子式电力变压器EPT(Electronic Power Trans former),又称电力电子干式变压器PET(P0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或固态变压器(s01id state transformer),是基于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电压变换、能量传输和隔离的新型电力干式变压器,是近年来电力变换与传输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本文讨论了EPT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案,并对作者在文献[3]中提出的一种新的EPT实现方案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电子式电力干式变压器能够保证原、次级良好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
1 EPT基本原理
EPT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其基本原理如下:输入电压信号在高频干式变压器一次侧进行交流-交流或交流-DC-交流转换。将获得的高频信号通过高频干式变压器耦合到二次侧后,进行交流交流或交直流交流转换,获得工频电能。
图1 ept的基本原理框图
图1膨胀节的框图
如上所述,EPT的具体实现方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转换过程中没有DC环节,即直接交-交转换,如图2(a)所示;另一个是在转换过程中有一个DC环节,如图2(b)所示。DC环节的实现方式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干式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电压、电流和功率的灵活控制可以通过脉宽调制技术实现,有望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图2两个典型的E肌原理框图
图2膨胀节的两个典型原理
2新的EPT结构
在参考文献[3]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E]P1r实现方案,其单相拓扑如图3所示。本文对该拓扑进行了进一步的仿真。
3模拟研究
本文模拟了图3所示单相结构的电磁脉冲。为了不丧失通用性,在高频干式变压器的仿真中串联使用了两个输入模块。在仿真研究中,EPT一次输入电压有效值为6 000 V,二次输出电压有效值为800 V.仿真参数如下:整流器电感为15 mH,整流后DC电容为5000 uf;输出滤波器电感为4 mH,电容为4 500uF。
3.1稳态特性模拟
图4显示了正稳态特性。输入单相工频电压时,输入电流、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均为正弦波。根据FFT分析,单相输入电流的较大THD约为3.44%。其中三次谐波含量为2.93%,在三相系统中可以大大降低。单相输出电压THD约为0.55%。PWM整流控制后,输入电压和电流基本同相,输入功率因数接近1。
图3新EPT的单相拓扑
图3一种新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的拓扑结构
图4稳态特性的模拟结果
图4稳态特性模拟的结果
3.2动态特性模拟
为了验证e门的动态特性,本文模拟了以下几种情况:(1)输入电压波动10%;输入电压包含基波幅度为20%的5次和7次谐波。2倍脉冲的输入电压
撞击:负载的开关冲击。 #p#分页标题#e#
3.2.1输入电压波动10%
输入电压如图5(a)所示。当时间为1秒时,电压峰值比额定值增加10%,持续2个周期。在1.06秒时,电压峰值比额定值低10%,持续2个周期。分析输出电压的波动(如图5(b)所示)约为1.9%。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当输入电压波动10%时,输出电压的幅度基本保持不变。
3.2.2如图6(a)所示,输入电压包含基波幅度为20%的5次和7次谐波,输入电压包含基波幅度为20%的5次和7次谐波。根据FFT分析,单相输出电压的THD(如图6(b))约为0。较多56%。仿真表明,当输入电压包含20%的第5和第7 ha时
输入电压如图7(a)所示,双电压脉冲在时间l s开始,持续3个周期,然后恢复正常。当输入电压波动100%时,即电压受到两次冲击时,输出电压(如图7(b)所示)较多波动11.5%左右。模拟输入电压20%的波动,此时输出电压的波动较多在3%左右。
图5输入电压波动10%时的仿真结果
图5输入电压波动10%时的模拟结果
图6输入电压包含基波幅度的5%至20%。七次谐波下的仿真结果
图6输入电压中20%五次和七次谐波的模拟结果
图7输入电压为2倍电压脉冲的仿真结果
图7对输入电压有两次影响的模拟结果
上述模拟表明,当输入电压
有较大波动时。输出电压波动在允许范围内。3.2.4负载投切
功率因数为0.5的负载投切到功率因数为0.85的负载过程中,输入电流波形如图8(a)所示,输出电压波形如图8(b)所示(投切时刻为l s)。
图8负载投切过程中的仿真结果
Fig.8 Results of Ioad switching process simulation
分析可得,负载投切后,输出电压一个周期后就恢复正常。仿真说明,不同功率因数的负载投切后,输出电压幅值基本不变。
4结论
本文阐述了EPT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方案。并对一种新的EPT拓扑结构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拓扑结构的EPT可以保证原副方良好的电压、电流波形,并具备良好的控制特性。EPT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EPT具有电能质量调节器的功能,可以作为~种新型的电能质量调节装置。
参考文献(5条)
1.赵剑锋输出电压恒定的电力电子干式变压器仿真[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18)
2.毛承雄;范澍;黄贻煜电力电子干式变压器的理论及其应用(Ⅱ)[期刊论文]-高电压技术 2003(12)
3.毛承雄;范澍;王丹电力电子干式变压器的理论及其应用(Ⅰ)[期刊论文]-高电压技术 2003(10)
4.Ronan E R;SUDHOFF S D;GLOVER S F A power electronic-based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外文刊]2002(02)
5.Kang M;ENJETI P N;PITEL I J Analysis and design of electronic transformers for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外文期刊] 1999(06)
引证文献(3条)
1.于慎航.孙莹.牛晓娜.赵传辉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源互联网系统[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5)#p#分页标题#e#
2.郑新才.刘成伟.秦三营.杨素梅电网综合反事故演练仿真系统[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9(5)
3.黄振宁.高厚磊基于EMTDC的阻抗匹配平衡干式变压器仿真[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8(8)
来源: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