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10kV配电运行事故统计分析(1)
蚌埠市10kV配电运行事故统计分析(1)作者:匿名2008年1月23日19336025:48
渠道:关键词:[摘要]通过对蚌埠市1997-1999年10kV配电运行事故的统计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问题,使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有针对性,运行管理趋于科学,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关键词】配电网改造事故统计、事故分析、运行管理由于配电网建设、改造和运行管理相对滞后,蚌埠市电力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配电网现状与经济发展、人民需求和现代城市要求极不相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发展,影响了供用电关系,也影响了企业自身效益。因此,开展有针对性的配电网建设、改造和加强运行管理迫在眉睫。通过对配电运行事故的统计分析,有望对配电网改造和提高运行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1.蚌埠市10kV配电网现状比较薄弱。到1999年底,全共有10kV配电线路62条(其中用户专线2条,农村线路20条),长度约558公里(其中农村托管线路约200公里);10kV公共配电干式变压器379台,总容量147mva10kV用户配备变压器1313台,总容量372MVA。蚌埠10kV配电网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的,规模小,如线径小(特别是一些农村线路16、25mm2导线,卡颈严重,已运行30 ~ 40年),线路长,支路多,供电半径大,负荷重,线损大,电能质量差,配电可靠性低, 配电网规模无公用线路互带2事故统计2.1据笔者统计,蚌埠市1997-1999年共发生配电运行事故625起(见表1),其中307起由运行单位发现并处理,340起在与农村线路连接的配电线路中,23起在用户专用线路中。 这些数据反映了配电网的薄弱和运维工作的繁重,因此有必要加强配电网,特别是农网改造和加强用户2.1.1速断试运成功失败次数为412次(其中农网接入配电线路事故207次,用户专线事故17次),占比较大,占所有失败次数的2/3。虽然没有造成长期停电,但短期停电还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有两种主要的故障原因:设备原因和树线冲突。许多事故与配电网薄弱、设备老化和运行环境直接相关,速断测试交付的成功失败大多发生在夏冬两个季节的恶劣天气期间。2 . 1 . 2 10kV单相接地线路单相接地故障138起(其中农村线路接入配电线路事故93起,用户专用线路事故4起),占22.08%。10kV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线路仍可运行2小时,但查找故障点的工作量和难度都很大,导致供电恢复时间增加。单相接地故障的原因可归纳为:30.43%由树线矛盾引起,26.08%由杂物引起,21.73%由瓷瓶击穿断线引起,13.04%由用户引起,4.34%由偷线引起,4.34%由施工引起,其中前三项是单相接地故障的主要原因。2.1.3速断试运失败75次(其中农村线路接配电线路事故40次,用户专线事故2次),占全部失败的12.00%。相对于速断送电成功和单相接地两种故障,速断送电不成功是配电事故中对停电影响较大的故障,机会更多。原因可以总结为:用户内部原因占44.0 #p#分页标题#e#
3事故分析3.1配电设备问题3.1.1部分线路配网结构不合理,部分线路过长,用电高峰期负荷过重,配电线路不断延长,部分线路改造形成卡脖子现象,容易造成断线、反弓丝事故;农村线路质量差,线径小,线路硬件老化,杆塔低,跨距大,弧垂大,容易造成接地和速断。3.1.2部分运行设备存在严重的质量和老化问题。比如老式多油柱上的一些开关长期绝缘老化,容易造成接地和速断事故(甚至爆炸和喷油事故),事故原因不易查找,停电面积大;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质量差,损坏后造成接地故障;一些劣质绝缘子容易击穿,导致接地故障。3.2运行环境问题3.2.1树线矛盾是造成配电事故的重要因素。很多原因不明的断层,大多是树线矛盾造成的。在引起单相接地故障和速断试验成功的故障原因中,树型线矛盾占主导地位。在恶劣天气下,这一矛盾极其突出,配电线路频繁跳闸,导致大规模停电。比如1997年2月24日,由于大风,树倒在知外路03号线上,导致停电1小时54分钟。3.2.2外力破坏由于缺乏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道路拓宽时,线塔仍位于道路中间,形成重大缺陷,容易发生汽车撞杆导致电杆断裂的事故,电力设备损坏严重,停电时间长,恢复供电非常困难。比如1997年3月14日,汽车撞杆,造成小巴布07、08双回路停电,持续14小时55分钟。共2页:1[2]下页来源:中电站集控运行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