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电力事故分析及对策
摘要:总结了2001-2003年华中电网的一般电网事故,对这一时期华中电网的一般电网事故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遏制和减少电网事故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电网;事故;分析;电网事故的特点是停电范围大、影响面广,甚至对民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因此,长期以来,电网运营商一直将防止电网事故,特别是防止大规模停电和电网崩溃事故作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中之重。自2001年以来,华中电网的一般电网事故一直居高不下。为了探索事故的规律和特点,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遏制和减少一般电网事故,避免重大及以上电网事故,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本文对原华中电网2001-2003年的一般电网事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1华中电网一般电网事故概述2001-2003年,华中电网发生一般电网事故149起,一般电网事故分布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湖南和湖北的一般电网事故较多,分别占全网一般电网事故的34.9%和28.7%。华中电网一般电网事故月分布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2月、3月、7月、8月、10月、11月是一般电网事故的多发期。这是因为2、3月份电网主要受恶劣天气影响;7、8月电网迎来了夏季高峰期,设备重负荷、满负荷运行,雷暴较多;10月和11月,夏后电网调峰的隐患和缺陷增多。2001-2003年中电网一般电网事故综合分析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如果误操作包含在人员责任中(包括检查不到位、维护不当、安装错误和接线错误、误触和误操作等)。),人员责任是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天气不好,质量差,外力破坏。(2)一般电网事故的技术分类见图5、图6。根据一般电网事故的技术分类,接地短路(外力破坏、接地放电)、继电保护(保护误动、保护拒动、二次回路故障等。)和雷击是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技术原因。(3)一般电网事故按责任分类见图7、图8。从图7和图8可以看出,自然灾害(雷击、雾闪、冰凌等。),人员责任(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责任),外力破坏和制造质量依次是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责任原因。(4)一般电网事故按设备分类见图9和图10。从图9和图10可以看出,输电线路和继电保护依次是电网事故的主要设备原因。这一分析与技术分类结果一致。2001-2003年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特点是:按电压等级划分,149起一般电网事故分为500千伏系统1次,220千伏系统58次,110千伏系统86次,35kV及以下系统4次。综合分析这些一般电网事故的原因有以下主要特点。(1)电网结构薄弱,事故影响大。长期以来,华中电网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电网结构薄弱,不能满足n-1安全标准的要求;220千伏及以下系统,特别是110千伏系统,单电源或单联络线电源模式多,导致一条线路或一个变电站发生故障时多个变电站失压。据统计,28座220千伏变电站、248座110千伏变电站、18座35kV变电站共发生149起一般电网事故造成的全站电压损失。(2)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外部经营环境恶化 #p#分页标题#e#
根据70条线路故障的技术分类,由自然灾害(恶劣天气、雷击、污闪、雾闪等)引起的线路故障有30条。),占线路故障的42.86%;输电线路外部损坏造成的外部短路有21条,占线路故障的30%;维护不当(维护不当、搬运不当、树障、检查不充分等)导致的故障有11起。),占线路故障的16%。线路故障按电压等级分布,220kV线路有15次,占21.4%;110千伏线路52次,占74.28%;35kV及以下线路为3次,占4.28%。(3)人员责任仍然很高。2001年以来的三年间,全网149起一般电网事故中,由人员责任引发的一般电网事故53起,占全部一般电网事故的35.57%。人员责任分类比例见图12。统计分析表明,在人员责任中,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和维护人员是较突出的,是人员责任的主体。其中,属于操作人员责任的一般电网事故27起,包括误操作(恶性误操作9起,一般误操作3起),占所有人员责任的50%。操作人员责任原因的分类比例见图13。(4)2001-2003年全网一般电网事故中继电保护问题突出。按技术分类,39次为继电保护因素,占全部一般电网事故的26.17%,是造成或扩大为电网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继电保护因素技术分类比例见图14。从继电保护技术的分类可以看出,保护误动、保护误动、保护拒动和二次回路故障是造成或扩大为电网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39种继电保护技术分类中,保护误动19种,占48种,居各种技术原因之先。其次,误操作8次,占21次。对39个继电保护问题进行了责任分析。由于制造质量差,有15次,占38次;接力工6人,占15.3%;其他人员负责11次(运行、测试、维护、调试和管理等。),占28.2%。一共17次,占43.59。保护误动和人员责任是继电保护引发或扩大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原因。4遏制和减少电网事故的对策建议(1)认真贯彻家发改委、电监会、家电网公司关于电力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指示和要求。在学习和实施中,要进一步增强对电网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针
对一般电网事故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克服疏于管理、安全隐患未及时消除、反事故措施执行不力和人员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从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2)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资金投入,优化完善电网结构,加快电网结构调整,提高电网技术装备水平。电网建设和电网结构调整受资金、通道与站所资源、建设周期以及投入产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短期内不可能见成效。因此,当前应加快单电源供电的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改造,且认真做好其供电线路的运行维护,重点做好线路的防雷、防污闪工作,降低线路的跳闸率;同时,应做好变电站的下一电压等级侧运行方式的管理,安排备用电源,并安装自投装置,以防止供电线路故障时变电站全站失压。(3)加强输变电设备运行管理,针对一般电网事故的特点和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加强运行维护,积极开展专项治理。①重点做好220kV及以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防雷、防污闪工作,加强输电线路巡视检查、定期清扫、零值检测、接地电阻摇测和地网检查等工作。对雷害事故较多的线路易击段和污秽严重的重污区应开展专项综合治理,提高输电线路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线路跳闸率。②根据季节特点,严密关注线路走廊的变化,加强线路“特巡”工作,防止树竹放电和大面积山火造成输电线路跳闸。③加强变电设备管理,重点做好干式变压器类设备的技术监督工作。对变电站、升压站的电气设备在加强电气性能检测的同时,还应做好其机械性能的检查。特别是对运行年久的刀闸及其引线接头要运用红外测温或无损探伤技术检查接触状况和机械强度;对管母开展变形观测;对支柱瓷瓶运用超声波探伤技术检测机械强度;对接地网根据运行时间和土壤情况,开挖检查地网腐蚀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④针对近年来电力设施外力破坏事件不断上升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强化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做好电力设施的保护宣传、打击盗窃和破坏电力设施的工作。充分发挥业余护线员的作用,建立群防群护的联防机制。及时掌握临近电力设施或线下施工作业情况,向施工作业单位通报有关安全要求,增设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加强作业监护,防止施工碰线、车辆撞杆等外力破坏。(4)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①加强继电保护装置入网管理、整定计算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把继电保护“五查”工作作为强化继电保护管理和技术监督的常态机制。②严格执行二次设备与装置的定期检验、检测、试验标准,重点做好母差、主变、失灵等重要保护的检验工作,严格质量验收标准;重视二次回路管理;严格整组试验和带负荷检查等项目的检验,确保回路接线正确,装置动作可靠,防止一次设备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拒动和误动,扩大事故。③提高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严防继电保护人员“三误”事故发生。(5)加强运行管理,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强化操作中的唱票复诵、核对、监护等过程管理。制定防范违章解锁、带地线合闸、误碰压板、误接线、误整定等电气误操作和误调度事故的措施,并严格执行与考核,杜绝误操作事故。(6)加强职工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岗位技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职工教育应面向生产实际,注重职工的岗位技能、异常情况分析判断和缺陷发展的预见评估等综合能力的培训。要通过实施标准化作业、规范职工的作业程序和作业行为,控制和减少生产作业的随意性、盲目性,杜绝人员责任事故。#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