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电力企业市场化方向的股份制改革
务院2002年3月发布的发[2002]5号《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是电力体制改革非常重要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文件广泛征求了电力系统内外专家、各省(区)、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总结了各方面的意见,经党中央、务院反复研究讨论后制定。三年来,家电力公司资产重组,实施“厂网分开、竞争上网”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当前,要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在继续完善“厂网分开、竞争上网”理念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实施5号文件规定的改革,特别是进一步推进“输配电分开”,加快电网企业股份制改革,推动我电力市场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电网企业实行有先资和集中垄断经营制度,这是电网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1)电网发展严重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八五期间电网建设投资仅占电力投资的13.7%,九五期间增加到37.3%。“十五”期间电网建设投资不会超过35%,世界上许多家电网建设投资一般占电力投资的50-55%左右。近年来,供电建设发展迅速。“十五”期间,装机容量增加1.8亿千瓦,到2005年底,全装机容量将达到5.1亿千瓦。但全超高压输电网、中低压配电网和农村电网新建、扩建、改造资金紧张,已出现输电能力不足、干式变压器满负荷、过载,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卡脖子现象。主要原因是电网建设严重滞后。
(二)电网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对两大电网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显示,家电网公司资产约12000亿元,南方电网公司资产2600亿元。两大电网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很高,分别为63.5%和60.60%,并且每年都在快速增长。近两年来,两大电网公司的销售增长率为12-15%。由于电价调整,销售收入和成本同步增长,年增长率在21-22%左右,净资产利润率在1.5%左右,远低于电信、石油等其他行业。与南方电网公司相比,家电网公司总资产为4.5: 1,售电量为4.4:1;总利润2.7: 1,说明规模越大效益越好。家电网公司管辖的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西北五个区域电网公司的经营状况差异较大,其中西北电网公司自2003年以来连续三年全网亏损,青海、新疆省(区)电力公司亏损较大;华中电网公司运行效率也不好。我省市电网公司一般资产负债率在70-75%左右。电网企业财务状况不断恶化,经营管理逐渐陷入困境。
(三)“代管”和“代收”削弱了农电的发展潜力:近年来,两大电网公司对原地方批发销售和部分“自发、自供、自管”的县级供电企业实行“代管”。将部分批发和“自发、自管、自供”的县级供电企业的地方资产,集体一
(4)电网企业有先资和集中垄断经营体制的弊端:电网企业在性质上不同于其他行业。由于其地域性、地方性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多元化,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性,有先资和集中垄断经营体制存在突出弊端:1。削弱了地区电网公司的法人地位,扼杀了地区电网公司发挥地区优势、自主筹集资金、自主经营管理的积极性;2.一些供电企业利用电网垄断特权,虚拟产权,入股,低价收购小水电、小电网,低价上网,高价下网,侵害地方和群众利益;3.还有一些电网企业搞员工持股,搞关联交易,利用垄断特权牟利;4.实行一对一管理,缺乏内外监督;5.缺乏“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机制;6.缺乏管理责任,忽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2003年,审计署对电力行业进行了全面审计,揭露了大量违法违规行为,充分说明了集中垄断管理体制的弊端。 #p#分页标题#e#
二、电网企业实行投资多元化、股权多元化、管理公司化是解决电网发展滞后和推进电力市场改革的必由之路
(1)十一五期间电网建设资金需求巨大:根据家电网公司“十一五”规划,电网建设资金需求巨大,达到9000亿元。这笔巨款从何而来?按照建设项目资本金制度,家电网公司需要自有资金,占电网建设资金的20%,约1800亿元。根据务院发〔2002〕5号文件规定,总股本容量647万千瓦的11家电厂可作为330亿元左右的资本金出售和盘活;家电网公司每年只动用数百亿元提取折旧,部分利润作为资本,家批准发行的公司债券数量有限。所以家电网公司可以作为资本使用的自有资金不会超过1000亿元,资金缺口较大。家电网公司负债率已达63.5%。十一五期间,将借入近7000-8000亿元,负债率将继续提高到80-90%,甚至超过100%。这是一个怎样的企业,难以想象。摆脱电网企业财务困境的唯一途径是改变有先资和集中垄断经营的体制,实行电网投资多元化、产权股份化和管理公司化。这是解决电网发展滞后的必由之路。
(二)电网企业要改革才有出路: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为了适应经济市场化的不断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力发展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我是社会主义家,其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股份制表现为同一公有性质(如中央、地方、有企业)的资本相互持股和融合,也表现为不同性质(有,集体,个人)资本相互持股和融合。在电力行业的发电侧,已经实施了中央、地方有电力企业相互控股,参股,共同投资建设股份制发电厂,少数私人资本也参加进来了,创造了我电源建设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相比之下,我电网企业仍保持有先资,集中垄断管理的体制,必然陷入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发展滞后的严重困境。由此可见,电网企业也必须和电源企业一样走投资多元化,产权股份化,管理公司化的道路。打开筹资渠道,使电网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摆脱建设资金短缺的局面,促使电网和电源得到协调发展,推动我电力工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三、电网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的模式
(一)电网企业改革的依据:务院发20025号“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中规定,我电力体制改革实行在总体设计下,分步推进改革的方针,在第六章(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条中规定:“用一年时间组建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及各发电企业,各区域电网公司要抓紧完善竞价上网技术支持系统和环保实时监控设施”,“完成上述改革后,在做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实行输配分开,在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及时总结电力体制改革经验,进一步深化区域电网企业的体制改革”。在第三章(十二)条规定,““十五”期间,电网企业可暂不进行输配分开的重组,但要逐步对配电业务实行内部财务先立核算”。“目前在一县范围内营业区交易的多家供电企业,应以各方现有配电网资产的比价为基础,组建县级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这是5号文件已经规定的电网企业改革任务。#p#分页标题#e#
(二)电网企业的定位和职责:务院发[2002]5号文件对电网企业的定位和职责的规定也很明确。在第三章(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条中规定:“区域电网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置,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享有法人财产权,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区域电网公司根据电力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合理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将区域内的省级电力公司改组为分公司或子公司,负责经营当地相应的输配电业务”。“家电网公司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各区域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易和调度,处理区域电网公司日常生产中需网间协调的问题,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相关的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近期负责三峡输变电网络工程的建设管理”,“受家有关部门委托,协助制订全电网发展规划”,“区域电网公司的主要职责是:经营管理电网,保证供电安全,规划区域电网,培育区域电力市场,管理电力调度交易中心,按市场规划进行调度”,同时也规定“对现家电力公司系统所拥有的辅助性业务单位和‘三产’,多种经营企业进行重组”。“在厂网分开的重组完成以后,允许发电和电网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进一步实施股份制改造”等等。
(三)区域电网公司的股份制改革:根据我土辽阔,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很大,区域电网是我电力工业发展自然形成的,已有很久历史。5号文件规定区域电网公司具有法人地位,享有法人财产和先立自主经营权利。由于当前迫切需要新建扩建和更新改造区域电网的750,500,330,220等骨干输电网架和新建扩建电厂接入系统的超高压输变电设施,区域电网公司需要大量电网建设资金。因此必须率先进行投资多元化,产权股份化,管理公司化的改革。
区域电网公司股份制改革模式可以采用由区域电网公司控股,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和区域内各省(区)市电力,能源,建设投资公司参股。各控股、参股单位按照股权份额,委派代表参加区域电网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按照“公司法”和共同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进行运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家计委曾经规定:建设电厂的业主需要拿出相当于25%的电厂建设资金,配套投资建设电厂送出工程。当时,电力部门实行这项规定,只承认这项资金是贷款,电网负责还本付息,而不承认产权。如今,仍可规定电厂建设业主配套投资建设送出工程,按投资比例,拥有产权,派出代表参加区域电网公司的董事会。区域电网公司还可在投资、金融、证券市场上筹资电网建设资金,在条件许可时,组织在境内外上市以开拓投资渠道,并且按照“公司法”组织“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实行现代化管理的区域电网股份有限公司。并且按照5号文件规定,将区域内的省(区)、市电力公司改组为子公司或分公司。#p#分页标题#e#
(四)家电网公司的改革:目前,家电网公司的性质是一个“半行政性”半企业性的“公司”。家电网公司是“半行政性”公司。表现在:它和过去的电力部或家电力公司一样,实行集中,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管理,而且比电力部或家电力公司时期对人、财、物的行政管理更加集中,更加垄断。所谓“半企业性”公司是它收取三峡电站销售给各区域电网公司电力电量的过网费和部分区域和区域之间交换电力电量的过网费。家电网公司既不生产电力,也不销售电力,它的销售电量、销售收入,总资产,净资产,总利润以及净资产负债率和利润率等,各项财务指标都是从下面的电网企业汇总的合并报表。家电网公司只负责三峡电站向各区域电网输送电力,电量和跨区间输送电力电量的调度工作,协助家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电力发展规划,负责建设和经营三峡输配电网络工程和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因此,家电网公司的改革方向,应是取消其“半行政性”公司的性质,按5号文件规定的任务,改革成为一个建设及经营三峡输变电工程及跨区域输变电工程的企业。
根据我和外电力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美土面积和我相当,2004年全已有装机容量9.38亿千瓦,分成中东部,西部,和德州三大块,十个安全区先立管理运行;日本土面积只有20几万平方公里分九大电力公司先立管理运行;欧洲已经联网,参加联网的10几个家的电网都实行先立管理运行。我有六大区域电网,2005年全装机将达5.1亿千瓦,2020年预计将达10亿千瓦左右将达到美目前水平。在发电侧有五大发电集团,60-70多家地方电力,能源,建设投资公司,合资投资和建设电厂。不可能设想在输电和配电侧只要设立一个全性集中,垂直,一体化垄断管理的电网公司来管理庞大,复杂的五大区域的输、配电电网,也不可能设想只有家电网公司一个法人而五大区域电网公司,省(区)市公司及上千个供电公司都是子公司或分公司。家电网公司改革的方向也应是成为投资多元化,产权股份化,管理公司化的现代企业,根据5号文件规定,其管理经营范围不应包括五大区域电网公司管理的输配电电网的经营范围,也不需要组织一个全性的电网垄断集团,如果这样做,不仅不符合5号文件规定,而且只会对广大的输、配电电网企业的发展和运行管理十分不利。
(五)农电管理体制改革:1998年6月份以前,全2400多个县级供电企业有1/3直管直供县,1/3趸售县,1/3自管自供县,在1998年6月到2003年家投入农网改造资金后,两大电网公司“代管”,“上收”了几乎全部原属地方的趸售县和部分自管自供县供电企业。“代管”后,按文件规定县级供电企业需要进行股份制改制。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是电网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先要明晰产权,要对全2400多个县级供电企业,110千伏及以下的配电网资产,按1998年6月份以前原属中央及地方的有、集体、个人所有的资产及1998年6月份以后投入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投资中,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分享的权益划分清楚,因为县级供电企业是直接服务和支持“三农”的供电企业,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因此,仍应实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和务院提出的“地方为主,县为实体,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的方针。1998年6月份前已属于地方体制的趸售县和自管自供县较好不要上收,1998年以后所投入的农网建设与改造项目资金按资本金制度规定地方资委应享有地方财政按比例分到的产权权益。产权清晰后,中央和地方的出资人就可委派出资人代表,共同组成县供电企业的董事会,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进行运作,县级供电企业可以在投资市场,金融市场,证券市场上进行筹资,甚至可以吸引民营资本,扩大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的投资渠道,增强农网建设资金,加快农电发展,支持“三农”,为8亿农民服务。#p#分页标题#e#
来源:中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