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变压器铁芯接地故障的处理
通过一起干式变压器铁心接地故障的处理实例,介绍了电容器放电冲击的方法。0据说干式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是干式变压器的常见故障之一,很难发现和处理。常规方法是检查挂盖。如果不能直观地找到故障点,一般采用直流电法或交流电法寻找,不仅工作量大、成本高、停电时间长,而且对用户的风险很大。介绍了用电容放电脉冲法处理干式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的过程。1 1999年6月7日我公司兴安变电站预防性试验后,发现2#主变压器铁芯绝缘电阻严重降低(铁芯通过小套管引至外壳外接地),兆欧表测得的绝缘电阻读数有时为0,此时万用表测得的电阻大于十欧姆;有时在0 ~ 40 m之间摆动,干式变压器内部听到轻微的放电声。其他检测项目正常(无色仪器,无绝缘油色谱分析)。根据初步分析,残余杂质导致铁芯接地。2干式变压器基本情况该干式变压器由哈尔滨干式变压器厂于1992年9月生产,型号为SFZ 7-40000/110。1992年11月投入运行,投入运行前吊盖检查试验无异常。1997年因保护电源中断,受6KV侧短路电流冲击数分钟,造成6KV三相套管烧坏,干式变压器油泄漏着火,110KV A相套管闪络。事后挂盖发现干式变压器底部有铜珠,被测线圈DC电阻、线圈绝缘电阻、铁芯对地绝缘电阻均正常。更换衬套后,所有测试都没有问题。3、前期处理兴安变压器负责年产近300万吨高瓦斯、大水量的兴安、峻德煤矿及其周边地区的供电任务。这座变电站建于解放初期。干式变压器经过几次扩容增容后,周围空间非常狭小,挂盖时需要运离当前运行位置,这意味着干式变压器需要长时间停电,直接影响煤矿的生产和安全,这是不允许的。根据以上情况,决定打开人孔检查,用高速油流冲洗铁芯。打开人孔的时候没发现问题。冲完铁芯后,测量铁芯对地绝缘为5000 m,恢复正常值。喷油后,重新测试改为0。干式变压器投入运行时,带负荷测得铁芯对地电流为0.6A,说明该处理没有效果,但进一步确认铁芯因残留而接地。4电容器放电冲击根据相关数据(1),碎片悬浮引起的铁芯接地可采用电容器放电冲击进行处理。电容器瞬时放电产生的巨大电流会熔化或烧掉残留杂质,或者电容器瞬时巨大脉冲电流产生的电动势会将残留杂质从原来的位置移走。然而,关于如何实施这种方法的数据,如如何选择电容器容量,脉冲电压有多高,以及它对干式变压器有多有害,都没有介绍。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决定用两个6.6KV 40Kvar并联补偿电容加3000V电压:电容:放电脉冲能量:较大脉冲电流:较大脉冲功率:其中:Q ——并联补偿电容容量,Kvar UN——并联补偿电容额定电压,kV U3354电容加DC电压(脉冲电压),V R ——放电电路实测电阻值2.7,表明电路长连接线有一定电感, 这对放电电流幅值和放电时间有一定影响,因此较大放电电流脉冲值和较大脉冲功率仅供参考。 附图 #p#分页标题#e#
运行第19天,铁芯接地电流突然增大至0.45A,停电复试后铁芯对地绝缘仍为0 M,说明较好次电容器放电冲击效果不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是放电电流小。第二天进行第二次冲击,电容器充电电压提高到6KV。放电冲击能量:较大冲击电流:较大冲击功率:冲击后测得铁芯对地绝缘电阻为5000 M,测得线圈绝缘电阻、介损、漏电流与预试验基本相同。同一天投产已经三年多了。通过对铁芯接地电流的监测和三年的预试验,没有发现异常,说明这种处理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处理残留杂物引起的铁芯接地故障,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简单实用。但这种方法不能用于潮湿绝缘或绝缘击穿引起的铁芯接地,仍需挂盖处理。参考文献:(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及诊断技术》中科学技术出版社陈来源:电力技术网